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风面板以及立柜式空调,进风面板包括板体、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相对设置在板体的两侧,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分别在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至板体的两端,板体开设有多组进风格栅,多组进风格栅在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第一支撑壁与板体的衔接位置凸出设置有第一支撑筋条,第二支撑壁与板体的衔接位置凸出设置有第二支撑筋条,第一支撑筋条和第二支撑筋条分别在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本实用新型进风面板通过设置第一支撑筋条和第二支撑筋条,既能作为装饰使得进风面板外观精美,又能起到装配密封作用,还能增强进风面板的整体结构支撑性,并降低生产成本。
公开号:CN214333029U
申请号:CN202120452604.5U
申请日:2021-03-02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陈源谨;罗永宏;张利;郑轩城;林桂林;林德贤
申请人: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IPC主号:F24F13-2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进风面板以及具有该进风面板的立柜式空调。
[n0002] 空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按照安装方式和应用场合可将空调分为:壁挂式空调、立柜式空调和窗式空调。立柜式空调根据外形不同,又可分为圆形柜机和方形柜机。其中,圆形柜机空调背部进风,前部出风,具有风道大、换热面积大、更省电、占地面积小、外型美观、噪音低、送风柔和、扫风面积广等特点,近年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和使用。
[n0003] 进风面板组件作为圆形柜机空调的外观件,同时也是空调整体的支撑架,主要起到进风和支撑作用。随着消费者对空调的功能需求的增加,空调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作为圆形柜机空调的主要支撑架作用的进风面板,其结构功能也应随之增加。
[n0004] 但是,现有的进风面板在结构功能复杂化之后,大大削弱了进风面板的结构支撑强度,需要增加额外的钣金件辅助支撑,从而导致成本增加。如若保证了进风面板的结构支撑强度,进风面板的复杂结构功能则需要设置在空调正面的出风面板上,则导致出风面板的结构繁杂,影响空调整体的外观美观度。此外,现有进风面板的结构功能复杂化,加大了进风面板的结构特征尺寸公差的累积误差,从而使得作为装饰板的出风面板与进风面板之间存在较大的配合缝隙,用户可通过不密封的缝隙看到空调内部结构,影响空调整体的外观美观度。
[n0005]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支撑性增强、外观精美且低成本的进风面板。
[n0006]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进风面板的立柜式空调。
[n0007]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风面板,包括板体、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相对设置在板体的两侧,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分别在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至板体的两端,板体开设有多组进风格栅,多组进风格栅在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第一支撑壁与板体的衔接位置凸出设置有第一支撑筋条,第二支撑壁与板体的衔接位置凸出设置有第二支撑筋条,第一支撑筋条和第二支撑筋条分别在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n0008]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支撑筋条在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呈弧形延伸,和/或者,第二支撑筋条在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呈弧形延伸。
[n0009]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支撑筋条和第二支撑筋条分别在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至板体的两端。
[n0010]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支撑筋条和第二支撑筋条关于板体对称设置。
[n0011] 进一步的方案是,板体的第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语音孔结构,语音孔结构包括多个语音孔,多个语音孔形成多个同心环并在同心环的径向上呈放射状设置。
[n0012] 进一步的方案是,板体开设有多个通槽,多个通槽在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并位于进风格栅的一侧,一个通槽与至少一个进风格栅相对设置,通槽远离进风格栅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卡扣,多个卡扣在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
[n0013] 进一步的方案是,一个通槽与多个进风格栅相对设置,相邻两个进风格栅之间设置有横跨连接通槽的两侧内壁的加强筋。
[n0014] 进一步的方案是,板体的第二端开设有后盖槽。
[n0015] 进一步的方案是,板体的第二端开设有新风连接口。
[n0016] 进一步的方案是,板体的第二端开设有装卸口,装卸口在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n0017] 进一步的方案是,板体的第二端开设有多个新风进风口,多个新风进风口在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
[n0018]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支撑壁开设有多个第一装配孔,多个第一装配孔在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且第一支撑壁在相邻两个第一装配孔之间设置有第一筋条结构,第一筋条结构包括两条沿第一支撑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纵向筋条以及两条沿第一支撑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横向筋条;和/或,第二支撑壁开设有多个第二装配孔,多个第二装配孔在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且第二支撑壁在相邻两个第二装配孔之间设置有第二筋条结构,第二筋条结构包括两条沿第二支撑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纵向筋条以及两条沿第二支撑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横向筋条。
[n0019]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柜式空调,包括进风面板,进风面板为上述的进风面板。
[n0020] 本实用新型进风面板上集聚有语音孔结构、进风结构、后盖结构、新风连接口结构、新风滤网装卸口结构、新风进风结构以及装配孔结构,这些结构有利于满足空调的语音功能、进风功能、方便后期维修功能、新风管连接功能、新风过滤功能、新风进风功能以及与装饰面板等零部件的装配功能,进风面板在设计上体现了多功能化,将多个功能结构集聚设计在进风面板上,有利于减少正面装饰面板的结构繁杂,提升美观性,同时也方便后期空调维护的便捷性。而且,本实用新型进风面板通过第一支撑壁在相邻两个第一装配孔之间设置有第一筋条结构,第二支撑壁在相邻两个第二装配孔之间设置有第二筋条结构,使得进风面板支撑性增强,无需钣金件辅助支撑,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进风面板通过板体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的衔接位置分别凸出设置有第一支撑筋条和第二支撑筋条,第一支撑筋条和第二支撑筋条分别在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第一支撑筋条和第二支撑筋条既能作为装饰使得进风面板外观精美,又能起到装配密封作用,还能增强进风面板的整体结构支撑性。
[n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进风面板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n0022] 图2是图1在A处的放大图。
[n0023]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进风面板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n0024]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进风面板实施例的第三视角结构图。
[n0025]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进风面板实施例的主视图。
[n0026]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进风面板实施例的左视图。
[n0027]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进风面板实施例的右视图。
[n0028]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n0029] 参见图1至图7,空调的进风面板1包括板体11、第一支撑壁12和第二支撑壁13,第一支撑壁12和第二支撑壁13相对设置在板体11的两侧,第一支撑壁12和第二支撑壁13分别在板体1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至板体11的两端。其中,本实施例进风面板1的横截面呈“︺”形设置,整体结构支撑性强劲。
[n0030] 板体11的第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语音孔结构111,语音孔结构111包括多个语音孔1111,多个语音孔1111形成多个同心环并在该同心环的径向上呈放射状设置。具体地,本实施例板体11的第一端设置有两个语音孔结构111,两个语音孔结构111在板体11的宽度方向上并排设置。语音孔结构111设计在进风面板1的板体11的上部分第一端,语音孔结构111的多个语音孔1111形成多个同心环并在同心环的径向上呈放射状设置,有利于语音传导,同时又能保证防灰防虫。
[n0031] 板体11开设有多组进风格栅112和多个通槽113,多组进风格栅112在板体11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同时,多个通槽113在板体11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并位于进风格栅112的一侧,一个通槽113与至少一个进风格栅112相对设置。通槽113远离进风格栅1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卡扣1131,多个卡扣1131在板体11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过滤网(未标示)通过卡扣1131安装在进风面板1的进风格栅112处,从而满足空调的进风、过滤、安装固定过滤网的功能。其中,一个通槽113与多个进风格栅112相对设置,相邻两个进风格栅112之间设置有横跨连接通槽113的两侧内壁的加强筋114,加强筋114对进风格栅112靠近通槽113的一侧提供支撑,从而增加进风格栅112的结构强度,并对所安装的过滤网提供支撑。
[n0032] 具体地,本实施例板体11开设有四组进风格栅112和两个通槽113,四组进风格栅112在板体11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两个通槽113在板体11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并位于进风格栅112的一侧,且一个通槽113与两个进风格栅112相对设置,一个通槽113对应的两个进风格栅112之间的加强筋114横跨连接在该通槽113的两侧内壁上。本实施例四组进风格栅112和两个通槽113均位于两个语音孔结构111的正下方,一个通槽113与两个进风格栅112相对设置形成进风结构,从而本实施例板体11具有上下两大部分进风结构,能装下两个过滤网,过滤网通过卡扣1131安装在进风面板1上,从而满足空调的进风、过滤、安装固定过滤网的功能,而且增强进风结构的支撑性。
[n0033] 板体11的第二端开设有后盖槽(未标示),具体地,该后盖槽位于进风结构的正下方,后盖2通过螺钉固定盖合在该后盖槽上。后盖槽的开设有利于空调后期维护的方便性,且后盖2可便携拆卸地盖合在该后盖槽上。
[n0034] 板体11的第二端开设有新风连接口115,具体地,新风连接口115位于后盖槽的正下方,且在板体11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板体11的中部。新风连接口115的开设以供空调的新风管道穿过,以及提供空调内部与新风管道部件之间的连接。
[n0035] 板体11的第二端开设有装卸口117,装卸口117在板体1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此外,板体11的第二端开设有多个新风进风口116,多个新风进风口116在板体11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其中,多个新风进风口116形成新风格栅,本实施例新风格栅和装卸口117关于新风连接口115对称设置在新风连接口115的两侧。装卸口117是新风过滤网的装卸位置,有利于新风过滤网的拆卸清洗维护,而新风格栅的设置满足了空调的新风进风功能。
[n0036] 第一支撑壁12与板体11的衔接位置凸出设置有第一支撑筋条14,第二支撑壁13与板体11的衔接位置凸出设置有第二支撑筋条15,第一支撑筋条14和第二支撑筋条15分别在板体1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板体11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壁12和第二支撑壁13的衔接位置分别凸出设置有第一支撑筋条14和第二支撑筋条15,在增强进风面板1整体结构支撑性的同时,第一支撑筋条14和第二支撑筋条15分别与正面装饰面板(未标示)的配合起着密封挡风功能作用,防止用户从后面进风面板1看到空调的内部结构,起到装饰美观作用,使得空调的外观精美。
[n0037] 具体地,本实施例第一支撑筋条14在板体11的长度方向上呈弧形延伸,第二支撑筋条15也在板体11的长度方向上呈弧形延伸。并且,第一支撑筋条14和第二支撑筋条15分别在板体1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至板体11的两端,第一支撑筋条14和第二支撑筋条15关于板体11对称设置。第一支撑筋条14的弧形弯曲方向朝向第一支撑壁12远离板体11的一侧,第二支撑筋条15的弧形弯曲方向朝向第二支撑壁13远离板体11的一侧,使得第一支撑筋条14和第二支撑筋条15分别在板体11的两侧形成飞翼结构,进一步增强进风面板1整体的结构支撑性。
[n0038] 第一支撑壁12开设有多个第一装配孔121,多个第一装配孔121在板体11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且第一支撑壁12在相邻两个第一装配孔121之间设置有类工字形的第一筋条结构122;和/或,第二支撑壁13开设有多个第二装配孔131,多个第二装配孔131在板体11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且第二支撑壁13在相邻两个第二装配孔131之间设置有类工字形的第二筋条结构132。第一筋条结构122包括两条沿第一支撑壁1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纵向筋条1222以及两条沿第一支撑壁1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横向筋条1221,以便于在纵向以及横向两个方向上增强第一支撑壁12的强度。第二筋条结构132包括两条沿第二支撑壁1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纵向筋条1322以及两条沿第二支撑壁13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横向筋条1321,以便于在纵向以及横向两个方向上增强第二支撑壁13的强度。
[n0039] 本实施例第一支撑壁12在相邻两个第一装配孔121之间设置有类工字形的第一筋条结构122,第二支撑壁13在相邻两个第二装配孔131之间设置有类工字形的第二筋条结构132,从而增强第一支撑壁12和第二支撑壁13的结构支撑性以及进风面板1的整体结构支撑性。相对于现有进风面板结构支撑性不强,需要额外的钣金件辅助支撑,本实施例进风面板1不需要额外钣金支撑便可获取较强的结构支撑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n0040] 本实施例进风面板1上集聚有语音孔结构111、进风结构、后盖结构、新风连接口结构、新风滤网装卸口结构、新风进风结构以及装配孔结构,这些结构有利于满足空调的语音功能、进风功能、方便后期维修功能、新风管连接功能、新风过滤功能、新风进风功能以及与装饰面板等零部件的装配功能,进风面板1在设计上体现了多功能化,将多个功能结构集聚设计在进风面板1上,有利于减少正面装饰面板的结构繁杂,提升美观性,同时也方便后期空调维护的便捷性。而且,本实施例进风面板1通过第一支撑壁12在相邻两个第一装配孔121之间设置有类工字形的第一筋条结构122,第二支撑壁13在相邻两个第二装配孔131之间设置有类工字形的第二筋条结构132,使得进风面板1支撑性增强,无需钣金件辅助支撑,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此外,本实施例进风面板1通过板体11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壁12和第二支撑壁13的衔接位置分别凸出设置有第一支撑筋条14和第二支撑筋条15,第一支撑筋条14和第二支撑筋条15分别在板体1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第一支撑筋条14和第二支撑筋条15既能作为装饰使得进风面板1外观精美,又能起到装配密封作用,还能增强进风面板1的整体结构支撑性。
[n0041]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Claims (13)
[0001] 1.进风面板,包括板体、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所述第一支撑壁和所述第二支撑壁相对设置在所述板体的两侧;
所述第一支撑壁和所述第二支撑壁分别在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至所述板体的两端,所述板体开设有多组进风格栅,多组所述进风格栅在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壁与所述板体的衔接位置凸出设置有第一支撑筋条,所述第二支撑壁与所述板体的衔接位置凸出设置有第二支撑筋条,所述第一支撑筋条和所述第二支撑筋条分别在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筋条在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呈弧形延伸,和/或者,所述第二支撑筋条在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呈弧形延伸。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筋条和所述第二支撑筋条分别在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至所述板体的两端。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筋条和所述第二支撑筋条关于所述板体对称设置。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体的第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语音孔结构,所述语音孔结构包括多个语音孔,多个所述语音孔形成多个同心环并在所述同心环的径向上呈放射状设置。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体开设有多个通槽,多个所述通槽在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并位于所述进风格栅的一侧,一个所述通槽与至少一个所述进风格栅相对设置;
所述通槽远离所述进风格栅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卡扣,多个所述卡扣在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
一个所述通槽与多个所述进风格栅相对设置,相邻两个所述进风格栅之间设置有横跨连接所述通槽的两侧内壁的加强筋。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体的第二端开设有后盖槽。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体的第二端开设有新风连接口。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体的第二端开设有装卸口,所述装卸口在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0011]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体的第二端开设有多个新风进风口,多个所述新风进风口在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
[0012]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壁开设有多个第一装配孔,多个所述第一装配孔在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壁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装配孔之间设置有第一筋条结构,所述第一筋条结构包括两条沿所述第一支撑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纵向筋条以及两条沿所述第一支撑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横向筋条;和/或,
所述第二支撑壁开设有多个第二装配孔,多个所述第二装配孔在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壁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装配孔之间设置有第二筋条结构,所述第二筋条结构包括两条沿所述第二支撑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纵向筋条以及两条沿所述第二支撑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横向筋条。
[0013] 13.立柜式空调,包括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面板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进风面板。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2040952U|2011-11-16|空调挂机罩壳、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CN201232280Y|2009-05-06|通用型吊顶式面板
CN214333029U|2021-10-01|进风面板以及立柜式空调
CN204716770U|2015-10-21|轴承座和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CN203532283U|2014-04-09|一种集成吊顶风扇
CN204648606U|2015-09-16|空调及其空调室内机
CN203286732U|2013-11-13|壁挂式空调器
CN207904583U|2018-09-25|洗衣机箱体结构
CN207455861U|2018-06-05|空调器
CN207936452U|2018-10-02|一种空调器过滤网及空调器
CN103334942A|2013-10-02|一种集成吊顶风扇
CN206222641U|2017-06-06|螺钉盖组件和空调
CN105546635B|2019-05-24|嵌入式空调内机及其外壳
CN201126210Y|2008-10-01|吊顶式取暖换气灯面板
CN201141179Y|2008-10-29|吊顶式取暖换气面板
CN210399256U|2020-04-24|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1041143U|2020-07-17|一种空调进风结构及空调器
CN214199124U|2021-09-14|侧板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2416666U|2012-09-05|吊顶收边条
CN203036800U|2013-07-03|一种隐藏风口式集成吊顶换气扇模块
CN209926456U|2020-01-10|壁挂式空调器
CN207797362U|2018-08-31|一种用于新风净化器的滤芯
CN207247375U|2018-04-17|整体外壳挂壁空调
CN212274106U|2021-01-01|一种新风空调器
CN211261164U|2020-08-14|风量控制型新风系统主机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452604.5U|CN214333029U|2021-03-02|2021-03-02|进风面板以及立柜式空调|CN202120452604.5U| CN214333029U|2021-03-02|2021-03-02|进风面板以及立柜式空调|
[返回顶部]